首先,奢侈品的原产地主要集中在欧美日,所以这些产品进入国内的合法渠道就要先缴纳大量的关税,然后消费税、营业税也没得跑,光税收普遍就得占到商品价格的40以上!
其次,成衣和箱包要设计,护肤品和化妆品要研发,这又得扣除10左右。
然后,奢侈品少不了大量的推广费用,除了直接找推广渠道上广告,还要经常在社交媒体上炒作,所以推广费用甚至达到15以上。
最后,营销渠道的庞大体系,还要层层吃掉20左右的利润。
最终归属企业的利润大概也就是配货商品价格的15,也就是100块制造成本的货卖了1000块,实际利润大概就在150块。
利润率150了?
错!
应该是:制造成本10+设计研发成本10+推广成本15=总成本35,再由:毛利率15÷总成本35=利润率4286。
当然,毛利率这个东西是比较虚的,所以实际的利润率应该低于40,甚至低于30!
那利润率低了怎么办?
虚假宣传,偷工减料呗……
可即便如此,大部分企业距离100利润率的梦幻盈利水平都差得远呢……
甚至,全世界的绝大部分企业都只能维持在利润率10以下,勉强混着而已!真正遇到财务危机的时候,可能就只有通过抛售房产和设备,来维持财报不出现大额赤字了!
这么对比一圈下来,还觉得盖世电器这100左右利润率低吗?
这明明是高到不知道哪里去了好不好!
在这个资本天然逐利的世界里,盖世电器这样的优质企业,当然会有一大堆资方抢着过来融资的!而杨越确实有自由选择的权利!
就因为,他的企业能赚钱啊!
除了仍在高速扩张的国内市场份额,盖世电器已经开始准备出口俄罗斯市场,且等其他地区的强制认证下发后,还要准备发力其他海外市场。
到时,除了海外市场的线下渠道,还可以把战火烧到海外市场的线上渠道,加快攻略海外市场的速度。
而对海外市场的重视,也是杨越寻求这次公开募资的原因之一。
以他自身的实力,想快速开拓并抢占海外市场的份额其实难比登天,因为他手头缺乏相应的资源;而选择与那些行业巨头合作,则可以顺势借用别人的资源,当然也要分润些利益出去。
杨越做好了决定后,便吩咐道:“这些事情就交给你来办。另外,海边厂区全是系统人才,虽然他们工作很认真自觉,但还是缺乏系统化的组织协调。所以,我想让你先把他们简单的组织一个管理架构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