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着邓宏的话,王昌龄顿时振奋不已,他当即道:“学生定不负先生所托。”
“好啊,好一个所谓大唐盛世,披荆斩棘的英雄。”
就在这时,李隆基与高力士不请自来,进入了小院中。
“陛下……”
看着那耀眼的龙袍,王昌龄不禁叫出了声。
随即,几人也全部俯身跪了下去。
“好了,都起来吧!”
李隆基顺手坐下,随后招呼其余人退下。
院子里,只剩下了李隆基、邓宏二人。
“先生又收了个学生?”
“不止一个。”邓宏笑道。
“你收那么多学生干嘛呀?”李隆基好奇地问道。
闻言,邓宏说道:“为陛下筹集人才,将来陛下欲大治天下,少不了这些能文能武的后辈。”
“是吗?”闻言,李隆基眼中不禁闪过了一丝感动。
“陛下今日来此何干?”
“咳咳,当然是来谈论正事的。”
“陛下请说。”邓宏毫不拖泥带水,见状,李隆基也直言不讳。
“自然是为节度使一事。”李隆基说道。
“先生昨日在朝堂上公然反对朕设置节度使,朕想听听你的意见?”
闻言,邓宏当即晓以利弊。
“陛下,从当下来看,均田制崩坏,府兵不断溃逃,设置节度使确实能有效替陛下管理好边疆,但陛下有没有想过,将来一旦朝廷出了什么问题,这些掌握了军权的节度使会不会对朝廷的法令阳奉阴违,有自己的想法呢?”
闻言,李隆基却不以为然,他说道:“节度使只负责行军打仗、守卫边防,管理当地民、财的官员仍然由中央派人担任,并且,朕也会时不时派人前往边疆巡查,这先生尽管放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