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并不觉得巴塞罗那已经强大到了,可以在比赛还没开始的时候,就锁定胜利的地步!”
抽签仪式结束之后,迪甘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面对媒体众口一词的唱衰,显得非常不满。
“足球是人踢的,决定比赛结果的也是人,巴塞罗那确实是一个强敌,但是他们同样是由人组成的队伍,我们面对的也不是一群哥斯拉,认为我们毫无机会的人,在我看来都是蠢蛋,等到比赛结束之后,你们就会知道自己究竟有多可笑!”
普兰德利也在随后接受采访的时候表示:“巴塞罗那很强大,但是我们也有优势!”
佛罗伦萨有优势,这是普兰德利和迪甘的共识。
巴塞罗那的强大在于他们的进攻,在于他们对比赛的控制,说起来,佛罗伦萨和巴塞罗那的战术特点,倒是有些相似的地方。
巴塞罗那的战术起源于克鲁伊夫,还有一个很另类,别致的名称tiki-taka,tiki-taka这个名字的起源并不是西班牙语或英语,或其他某种常用语言中的词汇,这个词汇实际上是象声词,用来形容球员们在场上快速的短传。
tiki-taka战术起源于克鲁伊夫在1988年到1996年执教巴塞罗那队时期,然后被荷兰教练范加尔和里杰卡尔德发展,并被其他西甲球队使用。
在里杰卡尔德执教巴萨期间,tiki-taka战术的版本发展到极致,并取得了最大的成功。
tiki-taka的工作原理,或者说核心理念是控球,控球是通过传球来实现的,而不是盘带,传球制造了控球,也制造了空间。
在tiki-taka战术中,最多使用短传,当然战术是不会要求球员们不使用长传,只是要求用最精准的方式传球,而短传是最精准的。
首先在传球的时候,球员们需要形成传球三角,如果持球队员身边有一个传球三角也就意味着他有两个两个接应队员可以传球,如果传球三角更多,也就意味着他身边的接应队员更多。
三角是可以延伸的,当一名球员接到球之后,这时候需要其他队友们迅速靠近,来形成另外的三角,这样就可以在防守队员逼抢上来的时候,有不少于一个传球选择,丢球的可能性也就减少。
在技术选择上也有特点,巴塞罗那球员们传球的时候,会尽可能的让球不转起来,这样就方便队友在不停球的情况下,能直接精准的将球传给其他队友,而不产生多的失误。
与区域足球的理念完全不同饿是,tiki-taka足球的理念是全攻全守足球理念的升级,球员是不能拘泥于区域位置的,必须根据队友的情况来迅速的,不停止的调整自己所在的位置,从而不断形成传球三角。再回到之前所说的空间制造的问题上,如果接应点是死的,那空间也就是死的,而如果接应点是活的,那这些接应点就是空间的制造者。
当有球的时候,tiki-taka通过传球来控球和制造空间,而当无球的时候,tiki-taka也在利用它的三角。
一旦丢球,参与传球三角的人,这时候就形成了防守三角,迅速对对方持球者形成合围,将持球者包围在一个“盒子”里,然后进行围剿。所以说tiki-taka进攻的武器,也就是防守的武器。
可以说巴塞罗那的成功,就是基于tiki-taka战术上所取得的成绩,克鲁伊夫、范加尔、里杰卡尔德时代,巴萨都取得过辉煌。
并不是说一切都是tiki-taka的功劳,而是讲这是一个足球的基础理念,它的存在,在每一个教练的手下,在每一批球员的脚下,都会衍生出不同的版本,也会有不同的成绩,然而,它追求控制,制造华丽的理念曾引领了足坛的趋势。
tiki-taka在追求完美,但它并不是完美的。
前世,2010年欧冠半决赛上,穆里尼奥执教的国际米兰通过夹击梅西,切断哈维传球节奏的方法,在首回合3:1击败巴塞罗那,并在第二回合,回收死守换来0:1从而晋级。
穆里尼奥的战术虽然显得很笨拙,粗暴,但是很显然,是最有效的,利用破坏,来压缩巴塞罗那的控制区域,将巴塞罗那隔离在危险区域之外,然后通过更为直接的长传,来寻找得分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