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慈烺笑道:“三辅,你去调集两个协的骑兵,让他们先进麒麟门......再把麒麟门给占了!”
......
这个时代南京的繁华地区是北京所不能比的,虽然北京的户籍人口并不比南京少。但是常驻在天子脚下的居民却没有居住在南京内城外廓的居民多,南京的账面上大概只有五十万人口,可实际上的住户很可能破了百万。因为南直隶一带的才子佳人都喜欢寄籍在这六朝古都之中,享受秦淮河畔的繁华安逸。
而且南京还是东南紧要的手工业、商业和贸易中心。是四大丝绸产地之一!
即便在麒麟门之外,已经出了南京城的地方,开阔的官道两旁,也有一处相当繁华的市集。此处距离南京城外风景优美的汤山不远,平日中就是金陵城的才子佳人,达官显贵们游历汤山途中的落脚之地。集镇上建有一座三层楼阁的酒楼,名曰:麒麟阁。
这会儿麒麟阁上就挤满了从南京城内出来观看太子大军的才子佳人。
只是来看看,不是来迎接,因为他们已经听说太子不是好人了!
“你们听说了吗?有人说太子有七大过,应当废黜!”
一个三十多岁的矮胖书生,摇着折扇,立在麒麟阁三楼一角,望着官道上浩浩荡荡的人马车辆,说着自己从秦淮河听来的小道消息。
一个二十几岁年纪,长得非常瘦长的书生接过话题,皱眉道:“是哪七过?”
“贪婪、荒淫、不孝、嗜杀、狡诈、专横、邪妄。”
“竟然这么说太子?”瘦长书生摇摇头,“大公兄,你是从哪儿听来的?”
被称为“大公兄”的胖子笑了笑,“是老罗我在来燕桥边女校书李昱霖那里做客时,听黄太冲说的。”
“呵呵,”长瘦书生摇摇头,似乎有些不屑,“黄太冲的这个字号倒是真是贴切,说话也太冲了......”
“玄著兄,你觉得黄太冲说的不对?”胖书生笑呵呵地问。
“太子今日才到,我等都没见过他,如何可以妄言大过?”
“说的也是......”
就在两位书生口无遮拦的议论着朱慈烺的“七大过”的时候,麒麟阁外的官道上,忽然传来了纷乱嚣杂的声音。
两个书生也不议论了,都将目光向着官道看去。只见官道上不知什么时候出现了大队大队整齐排列的铁甲骑兵!全都顶盔贯甲,背枪携弓。
远远看去,就知道这些骑兵不简单!
再看官道两旁看热闹的老百姓,两个书生一下就愣住了。老百姓们好像见到什么可怕的东西,正在乱纷纷的逃散!纷乱嚣杂的声音就是他们发出来的......可是他们为什么要跑呢?
南京城的老百姓没那么胆小吧?